香港财盛证券_配资平台排行榜_炒股资金杠杆

炒股配资在线 一扇门解百姓事
发布日期:2024-08-13 10:41    点击次数:82

  “自从有了综治中心炒股配资在线,解决矛盾跑一趟就可以了。”“亲朋好友间有啥烦心事,祠堂食茶去。”

  大埔县百侯镇位于粤东粤北山区,山多地少,是典型的山区镇。针对相邻山林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农村矛盾纠纷突出问题,当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中心统筹,多元联动,文化聚力”的基层治理模式,实现了“只进一扇门,解纷百姓事”。

  三年来,该镇矛盾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调解成功率逐年上升,实现辖区群体性非访事件、“民转刑”案件、故意伤害刑事案件“三个‘零发生’”。今年1月至8月底,百侯镇共调处矛盾纠纷129宗,成功率达100%。

  2021年,百侯派出所获评广东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23年获评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022年,百侯镇获评“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2021年,侯南村获评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南方日报记者陈泽铭通讯员罗文燕刘文烽

  一站式服务

  “跑多趟变跑一趟”

  走进百侯镇综治中心,群众接访大厅、部门进驻室、网格值班室、监控研判室、公共法律服务站/调解室和心理咨询室“五室一厅”的布局令人眼前一亮。

  对于综治中心建立后的改变,村民杨叔深有体会。“以前有诉求,得到各部门间奔走,有时遇到协调不畅的时候,甭提多着急了。”

  如今,综治办、司法所、派出所、诉讼服务站、基层检察室、信访办等政法机关人员力量在综治中心一体化办公。当地还统筹协调水利、住建、自然资源、林业、环保等重点行业领域部门通过“常驻、轮驻、随叫随驻”等方式进驻综治中心。

  “有问题跑一趟就能解决了!”杨叔笑着说。

  2022年,侯南村村民杨辉(化名)到综治中心反映,其申请的老屋拆建的宅基地一直没有审批下来。“从2021年到现在差不多一年时间了,没有下文。”杨辉说。

  综治中心受理该事项后,研判发现由于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机制,没有及时跟进,造成审批申请一直拖延没有完成。发现问题后,镇综治中心马上联系相应部门加快处理,最终完成了该群众的宅基地建设申请。

  随后,综治中心还对整个农村宅基地申请流程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精简优化审批程序,并建议镇党委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进行联审联批。现在,百侯镇每月由镇长召集联席会议,把审批时效缩短至2个月内。

  “镇综治中心实现‘多中心’向‘一中心’转变,部门‘各自为政’向‘高效协同’转变,有力提升聚合能力和实体化运作水平。”百侯镇党委副书记温向国说,作为百侯“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基地,综治中心打通部门壁垒,为群众提供“受理、咨询、调解、辅导、援助”等服务,让群众的诉求解决在墙内,矛盾化解在大院,做到“只进一扇门,解纷百姓事”。

  如今,综治中心已成为群众诉求的“服务站”、风险隐患的“排查站”、矛盾纠纷的“终点站”和法治德治的“宣传站”。

  多元联动

  “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

  “你们是不是偏袒对方?”“我觉得这条法律法规才符合我的诉求。”今年8月,一起因建房引起的邻里矛盾纠纷令百侯镇司法所所长张逊峰感到一丝头疼。

  “当事双方历史积怨较深,还发生了一些肢体冲突。”张逊峰说,在多次调解过程中,双方对各自行为性质和有关法律法规各抒己见,甚至演变为“网上交锋”,发表过激言论。

  “这起纠纷如果化解不了,势必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张逊峰说。

  为此,百侯镇启动部门联调联解工作机制,争取县政法部门支持。“公、检、法、司”迅速组成联调联解工作小组,经过多轮的调解加上专家专业解释,最终让双方签订了谅解书,平息了这起线上线下的矛盾纠纷。

  在温向国看来,政法部门可以从不同角度向群众进行专业解释,有力推动矛盾化解。

  这正是当地多元联动解纠纷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百侯镇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等方式,实现“关口前移、处置前置、重心下沉”,将矛盾纠纷防范于未然,处置于未发。

  “‘走出去’是为了加强矛盾纠纷收集。”据温向国介绍,结合百侯古镇地域特色,当地在网格管理的基础上成立“巷长、路长、楼长、街长”,形成“日巡、周访、月评、季考”工作机制,通过入户走访、与民恳谈等方式汇聚多方民意,把群众意见作为化解矛盾的参考要素,提升解纷方案的群众接受度。

  “请进来”合力化解矛盾。百侯镇整合派出所、司法所、诉讼服务站、基层检察室等基层政法力量,推行“三官一律”进驻镇、村(社区)工作机制,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精细化的非诉法律服务;开辟法律大讲堂、巡回法庭,对党员干部、农村调解员等进行大轮训。

  “沉下去”夯实法治乡村根基。当地聚焦乡村社会高发、易发、频发的邻里矛盾、相邻土地纠纷等问题,常态化进村入户送法上门,现场答疑解惑;大力推进“无信访村(社区)+无讼村(居)”建设,建成曹鲇、武塘、东山等7个“无信访村”、南山村、东山村2个“无讼村”。

  文化聚力

  “能进祠堂不上公堂”

  这扇门,不单指综治中心,还有客家祠堂。

  “客家矛盾客家调”,在百侯镇,“祠堂议事、乡贤评理、食茶调解”成为一种风尚,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变成顺心事、暖心事。

  前不久,因为土地界线争议导致拆旧复垦资金分配不均,杨东日(化名)和他的弟弟产生矛盾。

  事情迅速传到了百侯镇综治办主任池春庆耳边。“兄弟俩平日关系不错,一定要避免进一步激化。”了解情况后,池春庆邀请杨东日所在村宗亲会的“叔公头”协助调解,并前往现场进行界线指认。

  “食杯茶,坐下来好好聊。”“叔公头”将双方邀请到祠堂。“俗话说‘若要兄弟贤,朝朝算伙钱’。”“兄弟之间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以后还得相互扶持。”“叔公头”用客家家训和谚语劝诫双方不要因为点滴私利伤害手足感情。最终,兄弟俩醒悟过来,放下争议和好如初。

  百侯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广东最古老的镇之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

  如何将客家文化与纠纷调解巧妙融合?当地给出的答案是:家训立事、祠堂议事。

  晓之以法律法规,述之以祖训大义。客家家训蕴含着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社会诚信、和贵礼让等元素,具有独特教化功能。当地以“谷诒堂”为载体,打造集思想引导、礼仪文化、道德教化等为一体的家风家训展览馆,并在“三十六巷”家家户户门口展示其家风家训;搜寻民间流传的客家教导古训,编写“百侯家训诗”;将家训谚语、客家祖训家规融入到矛盾纠纷的调解过程。

  祠堂是客家宗族祭祀祖先的场所,在凝聚感情、道德教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托百侯深厚的宗族文化,当地发挥客家祠堂议事和教化作用,利用宗族“叔公头”“理事长”的人熟、事熟、村情熟以及威望高、口碑好优势,设立宗祠调解室,在敦风化俗、息讼止纷、安土息民中,把问题解决在宗族,把矛盾化解在祠堂,形成矛盾纠纷“能进祠堂不上公堂”的良好风气。

  此外炒股配资在线,百侯镇融合了客家文化、红色文化与法律知识,以镇政府机关大院4条法治文化宣传长廊、侯南村永庆公园法治文化园、广东省陶行知教育思想实践基地为平台,开展“法治六进”“全民学法”“行知少年警队”等系列宣传活动,引导村民树牢法治思维。



友情链接: